雄安五年城市雏形初具形态
白洋淀芦苇依依,千年秀林随风摇曳。五年过去,“千年大计”雄安新区换装而来。
2017年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正式发布,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先造林后建城、先地下后地上”从规划初始,这就是一个不同以往理念的城市建设模板。
当前,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5年来,央企在此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在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向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迈进。
谋定后动
一张蓝图绘到底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一开始就对雄安新区提出的要求,也奠定了雄安新区谋定而后动的基因。
2017年,新区设立的消息公布后,雄安并未大兴土木,而是对规划、土地、户籍、不动产交易和项目建设实施严格的“五冻结”,周边11个县(市、区)也同步采取管控措施,经受住了炒房、落户、炒车等多重考验。
先守好“一张白纸”,然后构建一张可以绘制到底的蓝图。
雄安新区规划的编制工作,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涉及领域最广、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规划编制。累计有1000多名国内外专家、200多支国内外团队、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启动区是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城市设计更是汇集了全球智慧。2018年7月,启动区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更是面向全球招标,开展设计竞赛和方案征集。全球213家设计机构报名,最终在当年11月底确定三家单位,提交最终成果。
两年的时间里,新区从整体到细节确立了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为引领,配合总体规划、白洋淀生态环保规划、起步区控规和启动区详细规划四个综合性规划,以及26个支撑新区总体和起步区层面的能源、交通、产业、市政等专项规划。
雄县有近3000年建城史,在规划中延续传统文化基因也被考虑到。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不同于深圳由一个渔村拔地而起,雄安新区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供挖掘和保护。”雄县县志续志主编周振成十分关注新区的文化保护工作。“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他说。
周振成用16个字总结雄县历史:徙都临易,戍守边关,雄踞千载,相约百年。据史书记载,燕桓侯徙都临易,就在雄县附近,燕赵文化、宋辽文化都在这里有充分体现。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北学研究院院长康振海指出,雄安新区是历史上的“北学”重镇,“‘容城三贤’刘因、杨继盛、孙奇逢是‘北学’代表人物”。其中,杨继盛留下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格外著名,目前,位于容城县北河照村的杨继盛故里祠也被列为雄安乡愁点。
目前雄安新区融合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构建出“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以及“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
城市建筑风貌设计上,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王志刚明确,雄安不搞稀奇古怪的建筑,不要摩天大楼和玻璃幕墙。
雄安新区陆续组织开展了雄安站枢纽片区,容西片区,起步区第三、五组团(启动区外),起步区东西轴线,晾马台小镇等城市建筑风貌设计工作。目前容东、容西、雄安站枢纽片区建筑风貌设计已经河北省委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启动区建筑风貌设计已基本稳定。
孕育新城
从打造“血管”开始
一座“从图纸画起”的城市,就像一个从头孕育的生命。建设者从“血管”甚至“毛细血管”,为这个城市打造一个可以经历“千年大计”的健康机体。
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雄安新区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规划建设局等多个部门,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和成熟从业者汇聚而来。杨申武便是其中一个。
2020年7月,在住建部从事工程标准管理工作的杨申武,挂职担任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不同于部委工作的精细化和成熟制度规范,新区的一切工作都是新的。杨申武负责建设质量、安全、消防、人防、建筑市场等领域管理,“一切都要重新学习”。
项目体量大、人员精简、工程质量要求高……为达成“全国样板、雄安质量”,新区全面实施建设项目“一会三函”审批制度。“一会”指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三函”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这意味着,具体建设项目开工前由数十个审批事项优化为“一会三函”4个环节,这将明显缩短雄安新区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
在此基础上,杨申武和同事们“从无到有”制定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建设方面,推出联合验收管理办法和联合验收平台,实现人防、消防、工程质量、规划、土地等同步推进。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中,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是生命线一般的存在。
从建造之初,雄安就确立了“先地下后地上”的先进理念。未来的雄安地下综合管廊,将实现集成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供热、压力污水、天然气等管线于一体。除此之外,还设有专门为物流输运体系预留的道路,既能保证地面通行效率,也为未来“无人物流”等新型城市建设预留了空间。
据了解,雄安新区容东片区RDSG-4标段项目干线管廊形成“一环七枝”的系统布局,连接容城县城片区与雄安新区中心城区的起步区,总长度14.78千米。容东管廊采用高效的数字化管控手段,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的运维,建立全专业、全生命周期项目BIM(建筑信息模型)管控体系,真正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建造。
雄安新区建设综合管廊将实现系统化、智慧化、集约化整体要求,将努力打造一个经济实用、可复制、具有创新示范作用的综合管廊体系,对世界综合管廊行业具有深远影响。
未来,雄安新区居民的生活“微循环”被确定为5分钟。雄安将建立起市民中心-组团中心-家园中心-便民服务点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5-15-30分钟生活圈。
“5分钟”可以抵达婴幼儿服务设施、幼儿园、居委会、社区活动站及老人中心等设施;“10分钟”可以顺利抵达小学、社区卫生站等设施;“15分钟”可以步行至公交站、中学、社区服务中心、健身区及养老区等设施,服务半径约1公里,覆盖范围约3平方公里。
“千年秀林”
拓展蓝绿空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新区生态建设要求,在2030年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倍。
先造林、后建城,是这座城市必然的选择。
“千年秀林”从2017年11月13日种下的第一棵树展开枝丫。整片林木将成为雄安新区的中央绿心,位于白沟引河以东,雄县组团以西,大清河以南,白洋淀以北,是雄安新区城市组团和板块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
一早,造林项目测量员宋永真来到现场工作,按照要求,精准测量树坑点位。栽植之前,他们还负责校验绑在树上的二维码。宋永真介绍,这是雄安新区开发的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身份证”,详细记录苗木各类信息,对苗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建立数字监管平台,打造新区数字森林,这也是“数字雄安”的组成部分。
苗木的种植因地制宜,选用白蜡、国槐、银杏、元宝枫等乡土树种,符合长寿、珍贵、健康、美观的要求。雄安新区创新栽植方式,要求相邻的三棵树不能在一条直线上,而是要按自然的方式斑状混交,不确定株行距,自然随机布点。
未来,“千年秀林”培植好树木后,它们将根据雄安新区的规划布局,配合森林、郊野公园、绿色廊道建设,分散到不同地方,组成片、廊、环相连的新区森林生态系统。
“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正在新区加速形成。一园一景、城林相映的雄安郊野公园于2021年7月18日开园纳客,其如同横卧于雄安新区北部的生态景观门户,集中体现大型林地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功能,成为新区“双碳”理念下,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新注脚。
蓝绿交织的生活空间里,白洋淀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白洋淀被称为“华北之肾”,是华北平原上的最大淡水湖群。影视作品中“小兵张嘎”穿梭的白洋淀,随着工业化发展,污染情况逐渐严重。《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其所在的海河流域是国内水系污染程度最严重之一。
雄安新区设立,为白洋淀的环境改善带来了机遇。从流域治理角度出发,统筹考虑了水量、水质、生态三大要素,通过补水、治污、清淤、搬迁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为做好白洋淀生态补水工作,河北省水利厅成立了协调小组,谋划建立了白洋淀生态补水长效机制,连续多年向白洋淀进行补水,目前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0多亿立方米。
2022年3月1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2021年,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良好),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
雄安质量与速度的配合跑
2020年,雄安刚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杨申武的话说,“雄安节奏,是一天一个样。”
杨申武还记得,当年刚到雄安先去了塔吊林立的工地,站在活动板房楼顶,“一眼就可以把整个容东片区看完”;而现在,一个初具形态的城市雏形已经呈现在眼前。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雄安新区的房屋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约3000万平方米,城市建设的综合管廊已经超过了100公里。雄安新区的城市雏形已经显现。
容东片区已基本建成,居民陆续回迁入住,会展中心已经竣工交付,悦容公园、金湖公园、雄安郊野公园也已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容西片区和雄东片区在大规模开展安置房建设。“三校一院”学校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宣武医院主体结构完工。高铁片区也进入了稳定的开发状态……今年开春,43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全年将安排重点项目200多个。
2019年初,中建八局预制梁班组长张建敏来到雄安参与地下管廊建设,到如今在雄安高铁站附近主干道建设,“眼看着一座小县城,变成了大城市的样子。”几年里受疫情影响,张建敏只回过一次家。
建设进程撞上新冠疫情,却几乎没有耽误工期进度。2019年底武汉出现新冠疫情,张建敏家在湖南,2020年一整年他都留在了工地。他坦言一开始工友们确实有些担心,但随着防疫物资到来,每日消杀成为了习惯性动作。工地材料储备比较充足,工友们保持两点一线,不再外出。
杨申武告诉记者,建设工地的防疫工作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工人来自全国各个省份,截至目前,返岗的建筑工人数量已达到14万左右。雄安新区采取错峰返程、“点对点”包车等方式集中返回等措施,将工区按照“红黄绿”分区管理,“红区”为工地现场隔离区,单人单间、封闭管理;“黄区”为工地现场的临时缓冲区。返岗人员进场初期,在新区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具前临时留观;“绿区”为工人正常生活的区域。
张建敏看来,雄安新区的建设工地与此前6年的工地经验都不同。工地要求格外严格,两米以上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所有裸露土壤都要盖上防尘罩,炮雾机无处不在,每天都有人到工地检查作业标准和安全问题。“检查次数至少是以前工地的十倍。”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之际,“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被写入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按照规划,高质量发展的雄安新区将是一个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
雄安新区成立了“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领导小组”编制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规范新区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管理和运营。全国率先将绿色建筑的等级、能耗、碳排放指标等技术指标纳入到新区建设的规划中,实现所有新建民用建筑必须达到二星级以上,新建的公共建筑必须达到三星级以上。
展开两翼
实现京津冀三地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雄安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但转移疏解过程不是简化的“甩包袱”和“接包袱”。
“三校一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疏解进入落地阶段的代表。
为充分发挥北京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河北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全额投资建设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建成后移交雄安新区,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
以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项目为例,未来每个幼儿班级除了可以拥有独立的室内活动场所外,还可以实现多班级、多年级共享游戏、共享学习、共享生活的室内外共享功能。雄安新区医院项目将西北侧规划绿谷和水系的自然风貌随地势引入院区,全方位模拟白洋淀淀泊形态,为医护工作者和病患创造出舒缓的绿化环境。
根据雄安新区统计数据,目前已经有近百所京津冀知名医疗卫生机构、约60所优质学校与新区各类医院、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2030年基本形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推动实现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随着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从北京西站到雄安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从大兴机场最快19分钟可达新区,雄安融入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未来,雄安站也将成为中国庞大高铁交通网络中“八横八纵”的中心枢纽。
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截至今年3月,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5年来,在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占总量的八成多。
在京津冀,“人才共享”正在使整个区域成为创新高地。根据《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30年,京津冀将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包括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在内的13项重点工程正全力推进。
“有不少‘90后’现在已经成长为雄安新区各个部门的中坚力量。”杨申武说,这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非常高,也带动他“年轻热血了一把”。
B02-B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B02-B03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叶攀】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