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困有所助,杨浦社会救助工作非常“暖” 天天报资讯

来源:金台资讯    时间:2023-04-14 16:14:42

春风送暖,百花争艳,千树吐绿。社会救助工作就如这春风,为民生福祉增温暖,让“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隔大半年,老人在救助站与亲人相见,但从他进站到交由亲属接领,这场救助仅耗时一周;小朋友的“沉睡图书”被唤醒,在漂流信箱踏上“旅程”,找到“新主人”;套圈赢奖,让人梦回儿时的游乐场,一家人分工合作,“专人专岗”做营销,“义卖小达人”为招徕顾客各出奇招;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精准救助打造“导航定位系统”……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杨浦积极完善“救助顾问走访发现+大数据智能查找”模式,综合施策,“携春风”为困难群众吹送“花开四季之暖”。

“点亮”——风餐露宿八个月,与亲人相见的那一刻,他看见了家的方向

今年72岁的陈店,家住杨浦区,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这些年,他一直独来独往,只和妹妹一家保持联系。然而八个月前,妹妹上门探望他时,两人发生了口角,陈店愤而离家出走,踏上了流浪之路。

“这是谁?谁来接你了,还认得吗?”

“是我的外甥……”

日前,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老人见到阔别大半年的外甥小陈(化名),在激动之余,反而有些手足无措。驻足良久,小陈默默地帮舅舅穿上了鞋子。

闸殷路旁的绿化带、街口的商店前,陈店带着拾荒来的家当,屡次辗转,直到今年1月,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在一次街面巡查中发现了他,将他接到站里居住。

“我们遵循自愿救助的原则,一直劝他天冷了,进站接受救助,可他很抗拒。于是,我们在一次工作例会上,把街面上有露宿人员这一情况通报给了新江湾城街道,并与街道、公安、城管一起开展了联合救助行动,把陈店露宿的地方进行了大清理,并把人送到了我们救助站。”区救助管理站社工胡求军说。

陈店刚进入救助站时,和其他长期流浪的人员一样,带着大包小包,身上的衣服沾满了厚厚的油污。社工们为老人安排了床铺,然后洗澡、更衣、理发,社工们的关怀让老人渐渐打开了心扉。然而,由于精神状态不佳,陈店说不清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家人在何方。

胡求军表示,“通常流浪人员在露宿期间是吃不好、睡不好的,身体会变得虚弱,进站来休息至少能保证吃上热饭热菜。日常还有工作人员陪他聊天,同时也希望获取一些身份信息。”

社工们了解到,此前陈店还流浪过两次,都是被民警和救助站送回家的。另一边,救助站也同步联合新江湾城街道、辖区民警,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等,共同对陈店的身份加紧核查。“我们请救助站社工帮他拍了张大头照,再上传到警务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系统,通过照片比对,查明身份。”杨浦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民警刘晋明说。

经识别,确认陈店户口就在杨浦,家住延吉新村街道。公安部门迅速调取相关户籍情况,通报给救助站,并与陈店的亲属取得了联系。最终,从将老人接回站到交由亲属接领,这场温情救助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

“以后出门,不要再走这么远了,容易走失的。你包里收着的54元钱,我们已经交给你外甥了。”救助队员们一边叮嘱,一边送别陈店和他的家人,“回去吧,回去吧,好好生活……”为时八个月的风餐露宿,在亲人相见的这一刻,化成了家的温暖。

据统计,区救助管理站每年接收身份信息不确定的老人十余位。

“唤醒”——“沉睡中的图书”踏上“旅程”,找到“新主人”

带上自己的闲置图书,进行信息登记并领取“书香漂流卡片”,然后书将进入红色漂流信箱,日前,陈启澜小朋友的书踏上“旅程”,找到“新主人”。“这个图书漂流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更多小朋友喜欢自己的书,给他们带去快乐,很开心。对于我来说,减少了资源浪费,让我非常有成就感。”陈启澜告诉记者。

《额尔古纳河右岸》《阶梯阅读》……上海书城五角场店内,社区读者所赠图书已被工作人员贴好标签依次陈列,有的标签上还写有捐赠者的亲笔寄语。书籍品类多,涉及知识的范围广,大多为七八成新。

这场图书漂流活动,由杨浦区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五角场街道和上海书城五角场店联合打造。

五角场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书通过红色漂流信箱,流转到我们工作站,后续还将在12个街道的未保工作站之间‘漂流’,目的就是让更多小朋友徜徉知识海洋,特别是困难家庭可凭相关证明在未保工作站优先借阅。”而作为捐赠图书的一方来说,可凭捐赠时的登记信息在就近的街道未保工作站借书。

上海书城五角场店店长陆奕告诉记者:“作为五角场街道辖区的一员,我们在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履行社会责任,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辖区未成年人贡献绵薄之力。希望图书漂流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持续开展。”

“募集”——“义卖小达人”为公益慈善“亮嗓”

4月8日傍晚六点半,旭辉广场空地上,萌娃化身小摊主,拿出旧书、玩具等进行义卖,稚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是四平路街道主办的“公益市集”。

将玩偶间隔摆放在地面,套圈赢奖,让人梦回儿时的游乐场,张彦博小朋友的摊位是全场的“人气王”。“普通单卖的话,我们觉得太单调了,但如果做成套圈形式,放好玩偶让大家玩游戏,那就能吸引更多人。这是我和邻居们一起想出来的。”张彦博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张彦博一家还分工合作,“专人专岗”做起了营销。“我负责一个摊,我姐姐也负责一个摊。然后在同一个套圈摊上,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补货、交接娃娃,我就负责拿着话筒在外面宣传,效果翻倍!”张彦博说起自己的“生意经”来头头是道。

有的精心设计招牌,写着“限时抢购”四个大字抓人眼球,有的买满5元附赠贴纸,还有的实行盲盒抽奖……现场为了募集善款,小摊主们各出奇招。

把义卖卖出新意,来源于不少亲子家庭的经验。记者了解到,这个公益市集已连续举办到第四期,有些亲子家庭回回都参加。陈先生一家就是如此,这一回他们选择了投壶赢奖品的新方式。“以前都是老老实实你买我卖,参加多次义卖后,大家都开动脑筋,怎么设计小游戏,才能吸引更多人。”

摊主卖力,顾客也给力。走过路过的孩子们边玩边买,收获颇丰,家长们也乐得掏钱。

“我们也想参加这种活动,刚才还在咨询社区,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就报名。主要是想培养孩子的爱心,为社会作一点贡献。”市民董先生表示。

据悉,本次活动共有4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义卖所得将全部进入四平社区慈善基金会账户,用于社区慈善救助事业。后续计划每月举办两次爱心义卖。

“定位”——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政策找人”打造“精准导航系统”

如何精准帮扶困难家庭,一直是民生工作的重点、难点。

区民政局已经联合区应急局、区医保局、区教育局、区房管局、区人社局等部门,成立“杨浦区精准救助共同体”,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各成员单位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基本生活救助和五个专项救助,严格政策落实,规范操作流程,精准救助对象,切实提升社会救助效率。

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从内而外”革新。杨浦坚持问题导向,从内部流程自审开始,严格执行政策、规范业务流程、合规使用资金,以统筹救助资源、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精准高效为重点,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5个部门和街道的代表也已签订《杨浦区特定救助对象信息协查机制》,建立综合协调、个案会商、督查督办、信息协查四项机制,进一步强化机制协同,推动救助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集成共享,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既不“漏保”,也不“错保”。

记者了解到,这些举措,都是杨浦在兜牢兜准民生保障底线、防范化解救助管理风险的创新探索,旨在为深化精准救助、防控管理风险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一步,各部门将齐心协力,主动跨前,推动各项工作机制落地落实。

随着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这些年来,我国保障政策日趋精细化、精准化,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逐渐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在杨浦,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对象和精准施策帮扶。

五角场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初步搭建完成的“温暖云”精准救助系统,致力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困难家庭精准定位,解决救助帮扶工作中供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杨浦将积极完善“救助顾问走访发现+大数据智能查找”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模式,实现“政策找人”;综合施策,从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等多项保障服务。

(来源:上海杨浦)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